給水排水 |三個案例告訴你怎么做季節性突變水源深度處理工藝改造


2017-11-20
一、水質特征
1. 東江流域的水源水質特征
東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長度562公里。發源于江西省南部的尋烏縣,向西南流經廣東省龍川縣、東源縣、紫金縣、惠陽區、博羅縣至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于增城區禺東聯圍東南匯入獅子洋。
東江是廣東省的主要水源地之一,除了沿線的縣市,東江是香港、廣州、深圳、東莞等特大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
取水方式:
東莞、廣州等沿線城市:從東江直接取水
深圳、香港等境外城市:通過引水工程遠距離調水到水庫
水質問題:
東江:干流水質尚可,83.1%河段達到Ⅰ-Ⅲ類地表水標準,符合水源水要求,,16.9%河段屬于Ⅳ-劣Ⅴ類。上游和中游水質較好,下游及界河段水質差,主要污染物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消毒副產物前體物,季節性特征明顯,雨季排澇期間水質惡化
水庫:主要水源水庫水質總體優由于Ⅲ類地表水表標準,但普遍存在富營養化現象。季節性特征明顯,主要污染物為藻類、臭味、鐵、錳、消毒副產物前體物等
深度處理的技術需求:
剛性需求:氨氮和有機物等污染物水平較高,常規工藝處理后不能達到飲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存在水質標超的現象
改善型需求:原水水質總體較好,但明顯的季節性特點,采用常規凈水工藝時,存在飲用水水質超標的風險
二、深度處理改造工藝選擇
深度處理技術:
深度處理就是針對飲用水中常規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去除或在常規處理工藝中產生的溶解性有機物開展去除的飲用水除污染新技術或新工藝。